一折保时捷,误会如何解?

错标超低价保时捷下单后须交付吗?近日,某地一家保时捷中心上线一辆轿车,标价12.4万元,引发大量消费者订购。截至当天晚上,该销售链接共有近600个预订单。随后,保时捷下架了这辆车并退回消费者订金。此事引发社会热议,有不少网友评论称,按照诚信原则,商家既然提供了链接且客户下单了,那么就应该交付。(2月2日《法治日报》)

平均售价100多万的豪华车,一折出售,优惠力度之大,也难怪让人心动。然而,除了心动外,可能更多的是疑惑。相信那些下单了的客户也会抱有疑问,“标价远低于实际价值,这可能吗?”当然,或许有更多人的心里会出现另一个声音,“万一这是真的呢?”于是乎,争执就由此产生了。

近年来,网络平台卖家错标商品价格、出现“乌龙”订单的现象时有发生,引发纠纷不断。人们争论的焦点,往往在于其“重大误解”的认定上。

何为“重大误解”?按字面意思,可以简单理解为双方信息存在误差,而且其中一方会因为误差造成出现重大损失。实际上,按照我国民法典对重大误解制度的相关规定,如果确实是商家无心之失或技术故障,导致出现极不公平的“乌龙”订单,商家可以重大误解为由撤销合同。然而,在大多数情况下,对“重大误解”的解释,一般是由商家“自证”,而消费者却难以考证,这就让消费者在天然上处于信息弱势一方。当误解情形不明显,或存在商家刻意引流的情况下,重大误解制度更有可能成为某些商家暗箱操作的“遮羞布”,这就与其设立的初衷事与愿违了。

其实,按照公平与诚信的交易原则,若出现重大差错而导致重大误解,就如本次的“一折保时捷”,商家为避免重大损失而行使撤销权,这无可厚非。但误会不会自动解除,需要商家拿出真诚实意,主动向消费者寻求谅解、协商解决,造成消费者的信赖受损也应有相应的补偿。而任何私下强制解除合同的行为,不仅有可能加深误解,而且也不合法律程序,有可能背上新官司。

对于消费者来说,面对商家恶意引流、肆意操纵标价的行为,要敢于维权。当然,捡漏之心,人皆有之,但一个诚信友善的消费者,也不应拿别人的错误来“奖励”自己。 (陈文杰) 【编辑:彭婧如】

“上百盒布洛芬被扔垃圾桶”热搜 囤药过期后应如何处理?

有聊|李一桐:不破不立不再焦虑,停止内耗一路“狂飙”

土耳其怒而召见西方九国大使,这件事“悬了”!

【寻味中华】一碗头脑酒 盖以避寒风

2月6日起全面恢复内地与港澳人员往来 不设通关人员限额

这个假期,年轻人为何喜欢“躺平式旅游”

上门做饭、收纳整理……“懒人经济”市场火爆

直播间兴起“代打电话” 主播称能赚钱但有点“擦边”

国内油价调价窗口3日开启 或迎兔年“第一涨”

提前还房贷要排队到4月!“没想到还钱比借钱难”

时不我待!各地“一号文件”奏响春天奋进曲

农夫山泉宣布涨价!其他品牌会跟进吗?

伊朗情侣因公开场合跳舞被判刑? 伊朗使馆辟谣

【寻味中华】老北京涮羊肉:一锅清汤涮百年

澳央行:新版5澳元纸币不会采用英国君主形象

开年上演现象级“出圈” 《狂飙》“狂飙”的背后

“五个一百”,奋斗精神绘就美好生活画卷

“神兽”巡街,古画“活起来”……这场“云联欢”可太有看头了!

bitpie

发表评论

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*标注